甘肃省科技人物
-
行业:新材料
特长:硅酸盐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
成果:徐德龙对以悬浮预热预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水泥干法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而新颖的观点、概念、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开发了三个系列的X·L型技术,使中国国外引进的三种立筒预热器窑产量翻番,节能30%以上,水泥熟料质量显著提高,利用该系列技术改造了120多条生产线,创造了经济效益。创造性地提出了高固气比悬浮换热和反应理论,利用原创性的高固气比预热预分解技术建成10余条生产线,主要指标创同类型窑国际领先水平。主持设计了全世界最大的冶金工业渣水泥生产线,在20多家钢铁企业推广应用,各项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在悬浮态煤干馏制油、超细粉体制备、非磁性铁矿悬浮态磁化焙烧和循环经济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截至2018年9月,徐德龙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成果推广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成果一、二等奖10余项,科技成果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
行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特长:地质科研与石油勘探
成果:贾承造于1975年从新疆工学院地质系毕业;1987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担任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副总地质师、总地质师、副指挥;1998年兼任中油集团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99年担任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2000年被聘任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地质师;2002年兼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出任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院长;2019年获得诺曼 H.福斯特杰出勘探家奖。
-
行业:新材料
特长:金属研究
成果:卢柯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材料及亚稳材料等研究。发展了非晶完全晶化法,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本质结构特征和性能,发现了纳米金属铜在室温下具有超塑延展性,建立了过热晶体熔化的动力学极限理论,发展了利用表面机械变形处理实现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的新技术。卢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纳米金属材料的多级结构设计,制备与加工技术,力学性能表征与分析,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稳定性等,重点研究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等多级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使役行为,并探索其工业应用。
-
行业:基础学科
特长:微分动力系统
成果:1970年文兰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1981年获得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美国西北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198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工作;1997年获得第六届陈省身数学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得第十届华罗庚数学奖。
-
行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特长:冰川和极地研究
成果:1965年秦大河从武威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7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和政县第一中学任教;1978年调进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同年7月考取兰州大学地理系研究生;1980年硕士毕业后返回冰川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0年3月3日抵达国际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科学考察终点,成为中国第一个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人;1992年获得兰州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2000年担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2002年担任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任第11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同年获得第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是第二位获此奖的中国科学家;2009年担任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当选为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同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1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学术与出版委主任;201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同年获得沃尔沃环境奖。2020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
行业:电子信息
特长: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
成果:1980年柴天佑从东北电力学院(现东北电力大学)毕业并考取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1985年从东北工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担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主任;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 ;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担任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主任;2007年在IEEE系统与控制联合会议上被授予控制研究杰出工业成就奖;2008年被选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2009年被选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201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2010年获第一届杨嘉墀科技奖一等奖;2011年担任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17年获亚洲控制协会Wook Hyun Kwon 教育奖。
-
行业:先进制造
特长:武器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武器智能化、武器动力学
成果:朵英贤长期从事自动武器的研究与开发,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研制的某式轻重两用机枪,至今仍是中国军队主要的武器装备之一;担任总设计师研制的某式自动武器,总体性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8年荣获“甘肃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9年荣获“八九一〇工程三等奖”,1997年荣获“九七六工程奖”,1999年“9910工程奖”。
-
行业:新材料
特长:不锈钢新材料
成果:主持省级科技重大项目21项,负责的科技项目获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项13次,嘉峪关市和酒钢公司科技奖项10余次,个人专利9项,甘肃省领军人才,曾获“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属企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
行业:现代农业
特长:草业专业
成果:1978年任继周被评为甘肃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1983年美国草原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88年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University)出资设立了任继周教授奖学金,专门用以资助中、新两国农业领域内学者、学生的交流。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
2000年任继周被人事部等部委授予全国优秀农业科学工作者称号。2009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获奖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感动甘肃人物、甘肃省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百年兰大-特殊贡献奖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中国草学会首届“杰出功勋奖”。2011年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和CCTV三农人物。2013年10月19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任继周院士荣获“中国资源科学成就奖”。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1年6月28日,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2年6月,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
行业:现代农业
特长:油菜种质研究
成果:先后获2020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奖、2021年甘肃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和奖励;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应用陇油系列冬春油菜品种20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26条信息/共3页
转到第页